第1078章 最后的逆袭3(3/6)


战争初期,老毛子的大口径重炮数量严重不足,类似b-4这种203mm口径的先进重炮,连100门都凑不齐来,数量巨大的122mm榴弹炮,威力又不够,老旧古董152mm炮移动困难,精度差,部署不周详,也不好用。

朱可夫干脆把大量的高射炮放平了,跟德国人的88mm炮一个用法,在阵地中前部四面部署。来了坦克就一顿猛轰!

两个月里,德军多次发动的坦克集群冲锋,都被泥泞的地形、宽阔的反坦克壕、数量众多的大炮,和时不时从侧面冲出来袭击的t34坦克群,给生生拖住,进展缓慢。一天推进不料1公里不说,每一步,都要丢下成千上万的士兵伤亡!

虽然他们打死的苏军士兵平民更多,可这种交换比,对于进攻方的他们是极端不利的。尤其是闪电突袭无用了,一系列的陆军计划被完全打乱,随着严寒的降临,麻烦大了!

德国人的固执,又一次的导致失败!

作为中央集群进攻主力的古德里安。与曼施坦因一样都过度迷信装甲集群的力量,从战争开始到现在,无往不利的攻击让他们产生了偏执的信心,以为一套战术可以包打天下,反而不能如隆美尔一般根据战场情况灵活应对,结果就是现在这样,进退两难!

其实罗镇东代表的是中国方面的经验,类似苏俄人这种“结硬寨、打呆仗”的防御阵地战。要么直接以蛮力全面摧毁,要么就拼步兵数量。将笨重的装甲兵和炮兵作为辅助力量压阵,以数量巨大的步兵一层一层的争夺阵地,节节推进,控制好节奏,最终形成潮汐效应,彻底压垮对方的斗志。最后。再进行残酷的城市巷道攻防战!

这种战术,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伤亡,速度却不见得多慢,积小胜为大胜,层层稳健推进。战果巩固,军心一直保持高昂,压力始终在敌军一方。

奈何希特勒早已被之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波澜,法国,荷兰,这些国家都是被闪电突袭给迅速击败的,他完全忽视了苏俄那动辄数千公里起步的战略纵深,更没有考虑到气候地利的影响,以至于陷入今天尴尬的境地!

每一次的巨炮震撼,意味着苏军的力量恢复一分。身在战场前沿的德军指挥官费尔多.冯.博克元帅焦头烂额,被希特勒多次呵斥之后,只得按照僵化的战术执行下去。

倒是心急火燎的希特勒渴望迅速攻下莫斯科,把手边能够动用的大杀器都拿出来,包括四辆古德里安指挥的1000巨鼠,两辆装有280毫米主炮的k5e列车炮,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民国之钢铁狂潮》 最新章节第1078章 最后的逆袭3,网址:https://wap.bqg999.org/23/23421/1068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