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卫向东,你上来呀(2/3)

娘思维跳跃的也太快了吧?

他只好点点头:“是的,不过是一首打油诗。”

“什么打油诗啊?青梅给我看了,写的真好。”

罗青梅开学之后专门给卫向东写信要他这首诗,卫向东只好给他寄过去。

看来也让这姑娘看到了?

“卫向东,青梅还在我们学校的诗社里朗诵了这首诗,大家说的写的好呢…..对了,我们学校的诗社正在举行活动,我们过去看看!”

这思维转换的…..

卫向东只好说你不是带我去听讨论会吗?

“哎呀,你瞧我,说着说着差点就忘了。”苏敏不好意思吐了吐舌头:“快到了,就在教九楼的三楼。”

跟着苏敏上了教九楼的三楼,一进楼道就听到男生的声音从在东边的教室里传出来,慷慨激昂。

“包产到户我们暂时撇开政治经济上考量,但从科技角度而言,就是一次大倒退!”

“为什么这么认为?”

是个姑娘的声音,很清脆。

卫向东听出来了,是罗青梅的声音。

“伟人曾经说过: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我们在看看外国情况:

在美国,1950年农场总数为565万个,拥有土地48600多万公顷(包括耕地、牧场和饲草用地,平均每个农场拥有土地86.2公顷。到其实年代末,农场总数下降到219万个,拥有土地近38600万公顷,平均每个农场拥有土地176公顷。农场数量下降了61%,平均规模扩大了一倍!

集约化经营给农业机械耕作创造了条件,有数据显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是各种农业机械迅速增加的时期,1945~1965年拖拉机增长103 %,谷物联合收割机增长179 %,其他种类的机械数量也有大幅度增加!”

“有人说美国人少耕地面积大,那我们看看邻国rb:“在rb,适应农业和城市的发展首先进行的是农田的规整重划,将小而分散的农田合并,划出长100米宽30米的标准农田,修建水利灌溉设施和田间道路,使用联合收割机、高速插秧机以及一些大中型的农业机械,秧苗的培育也逐步实现了工厂化。”

呵?

看来这个学生是做足功课的。

有理有据。

“嘿…..青梅又和我们的学哥张铭杠上了。”苏敏笑道。

卫向东跟着苏敏悄悄从教室后门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致富从1978开始》 最新章节115 卫向东,你上来呀,网址:https://wap.bqg999.org/247/247336/11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