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居心不良(3/4)

便是人日。往年惯例府衙会召集郡中文人士绅同游浮光山,登高探春,今年可要继续。」

又到了人日,杨安玄有些恍神,前几年自己还是参加者,一转眼便成了组织人。

杨安玄问道:「浮光山在何处?」

「城南八里。此山在淮河南岸,河水趋山势三曲三折,淮水环抱,云蒸霞蔚,青山倒映,浮光耀金,故名浮光。」辛何介绍道。

杨安玄醒悟过来,自己前世曾经到过此山,那时名叫濮公山。当地人介绍唐时有姓濮的道人隐居于此,采药炼丹,悬壶济世,后人为纪念他将此山改名为濮公山。

他路过的浮光山因采石被损毁,只余满目疮痍,史书中记载濮公山多涧谷,悬瀑溪流,云雾苍莽,古树参天,景色十分优美,能目睹一千多年前未遭受破坏的濮公山美景,实是人生幸事。

杨安玄欣然道:「人日登高之俗不可废,烦你广邀士绅大富,愚要与他们一起登高赋诗,共庆时节。」

辛何笑道:「杨主簿的几首登高诗可是广为人知,今年登浮光山可要为汝南留下佳作。」

棘阳凤凰山赋诗扬名一晃三年多过去,杨安玄在文坛已经创下匿大声名,词曲大家、诗赋双绝。

官场杨安玄亦是青云直上,从国子学生员到东宫侍读、巡水监都监,率兵救援洛阳,赏功成为广威将军、汝南郡司马兼主簿,世人对郗恢赠于他的定品评语再无怀疑。

不少士族以杨安玄为榜样教训自家子弟,杨安玄无意中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得知人日登高不光汝南郡的士绅、百姓会前往,便连义阳郡、安平郡等附近郡县的百姓也会前来登高祈福,杨安玄觉得这是个好机会,自己不妨向士绅大户募点捐。.

善财难舍,除了南顿应家捐了四千五百石粟米外,安成周家的三百石也到了位,其余其他世家多则百石,少则十来石,十五个县凑在一起子不过万余石粟米,三万余钱。

反倒是商贾慷慨解囊,捐赠的钱粮超过世家。新息城富商齐远,捐粮二百石、钱两万,得到杨安玄嘉许后,带动了城中一批富商捐粮捐钱。

汝南郡是交通枢纽,经商之人甚多,郡中富户不少,新息县里的店铺比起棘阳可多出不少,天南海北的货物都有。

朝庭设立集市,派官员管理,收取税赋。建康城有四大市和秦淮河畔大大小小的百余集市,还有民间自发形成的草市,促进了南北物资交流,繁荣了经济,也满足普通百姓日常所需。

可是朝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扬锋汉起》 最新章节第一百八十六章居心不良,网址:https://wap.bqg999.org/259/259934/187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