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轻波微澜(3/5)

环抱胸前,躬身一揖,又对着两侧的官员各揖了一礼。

郗恢笑着开口道:“安玄小友,年前一别,又见面了。甚好,且安坐。”

左右两侧摆放着案几,杨安玄从容举步在第一席坐下,双手扶膝,挺直腰身,目不斜视。

听到郗刺史唤杨安玄小友,堂下诸士子无不惊羡,有不认识的轻声询问此子是谁,得知是淯水八俊之首杨安玄,惊呼之声四起。

“原来他就是杨小窗,好生年少”

“此子的登高诗我读过,才华横溢,若有机会定要结交”

“听说杨安玄性情粗鲁,动辄出手伤人,还是少惹为妙”

“据说书肆中的书册是他想出来的”

…………

说好说坏,或仰慕或妒忌,对杨安玄来说都如春风拂面,他神情自若地端坐,留神听着士子们唱名见礼,可是除了新野郡相熟之人,没有让他动心的名字。

半个时辰后,唱名毕,众士子皆落席。

郗恢扫看了一下,笑道:“诸位皆是一时才俊,为大晋之栋梁……忠君报国,效忠朝庭……”

勉励的话信口道来,郗恢说了半刻钟,方才停嘴端起茶润了润喉,笑道:“老夫就不啰嗦了。今日笔试的题目是‘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试论之。”

杨安玄心头一松,对于《论语》、《尚书》他记得较牢,而其他书便有些含糊了。

这句话的出处他记得很清楚,是《礼记*学记》的句子,字面意思很好解,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与之交流切磋,就会学识浅薄,见闻很少。

明代顾炎武的《与友人书》有过完美的阐述,杨安玄没有急着动笔,先回忆了一下,才提笔写道: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检查了一遍,自觉没有疏漏,在末尾处写上“弘农杨安玄”。

二刻钟后小吏将众士子的答卷收起呈上,郗恢首先拿起杨安玄的答卷,看到字微微皱了皱眉,杨安玄的字着实一般,配不上他的才名。

等细看过文字,郗恢忍不住拍案叫绝,赞道:“此文一出,余不足观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扬锋汉起》 最新章节第五十章轻波微澜,网址:https://wap.bqg999.org/259/259934/50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