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老子毕业了(2/3)

创辉煌。”

“最后就是,有空的时候可以多回学校看看,这里永远是你们的家。”

林一跟师姐对视一眼,一时不好判断这位校领导的话是不是虚情假意,先谢过再说。

毕业对于普通人来说算是人生大事儿,但是对于他们俩来说,还犯不着同时出动。

“其实我们两个今天过来还有一件事儿,之前跟学校也有过简单的沟通,不过还有很多细节上需要落实的。”

“我跟师姐,包括万里出行的很多早期员工,全都在京电接受了教育,也是在这里相识并且组成了一个坚实的团队。”

“我们对此始终是心怀感激的,所以一直想要做点什么回馈母校,今天我跟师姐算是来探探路。”

“哦?”

校领导很是惊讶,虽然林一确实曾经做出过这种表示,但是校方都觉得现在关系刚刚修复,现在可能不是提这件事儿的时机,留待往后再说。

没想到还有送上门来的?

这确实是个意外之喜,自然没有往外推的道理,校领导很是热情地为他们介绍起来。

搞捐赠是有很多门道的。

最简单的一种,就是把钱捐给学校之后啥也不管了,学校爱咋花咋花,最多监督一下有没有贪污和浪费。

这种淳朴的土大款已经不多了。

现在大部分的捐赠人,多多少少会附带点条件的。

最容易实现的要求比如说冠名,有些大学几乎每一栋楼都有冠名,而不是采用“一教二教”或者“南楼北楼”这样朴实的名字。

不过冠名的个人或者企业最好和大学调性相符,不然的话可能起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比如t大的真维斯楼,当时就引起一片哗然,后来还被嘲笑多年。

在西方的很多私立大学,捐赠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拿入学名额,明码标价的,产业链成熟。

除此之外,捐赠的资金可以指定使用方式、授予对象或者申请方式,管理非常灵活。

当然,前提是捐赠金额足够大,能够负担独立运作的成本。

总之慈善是门好生意,除了教育捐赠之外,还有很多不一样的玩法。

林一的想法是:由万里出行出资设立一支基金,京电的在校师生都可以申请,或者主动联系授予,用于他们认可的研究方向。

这个审核就会很重要,所以由李菲菲教授负责它的学术委员会。

学校方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平凡之路2010》 最新章节第18章 老子毕业了,网址:https://wap.bqg999.org/263/263052/57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