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刘璋跑了(2/9)

来说,这叫做买方市场。”

周林末了又补了一句道:“晓卿说商贾行业虽然低买高卖,损民肥已,但也是国之根本,管仲早年便以经商让齐国强盛,只要能够薄利多销,扣除成本之后能赚点,少赚点,就是对国家有利。”

他这是打预防针。

世家大族在谋夺百姓土地的时候,知道这是在损害国家利益吗?

当然知道。

土地兼并带来的危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被阐述。

比如商鞅变法其中一条改井田制,就是因为井田制看似土地国有,但实际大部分以及最好的田地都被大贵族占据,底层百姓必须给大贵族耕种之后,才能耕种其余土地。

这使得百姓耕种的积极性不高,在商鞅变法土地私有之后,田地就属于百姓自己,积极性也自然被调动起来。

只是虽然商鞅打破了大贵族的土地兼并,可土地私有化之后,有钱的商人,有权的官僚阶层,同样会通过各种手段来兼并底层百姓私有的土地,再次形成土地兼并的形势。

因此在西汉末年的时候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朝中大臣师丹就曾提出“限田限奴”的主张,以缓和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后因贵族官僚反对,未能实行。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历史不乏有识之士,知道土地兼并的危害。所以历朝历代,都有不同变法来限制大地主兼并土地。

同理,商人也知道国家对他们的打压。

商鞅变法直接把商人的社会地位踩到了底层,士农工商的顺序就是在那时定格。反倒是管仲在《管子》当中肯定了商人的地位,认为士农工商缺一不可,为国之柱石。

只是汉代重农抑商的国策一直没什么变动,所以周林还是小心翼翼。

毕竟刘章主政西川的时候,由于掌控力严重不足,甚至还引发了益州世家大族的内乱,几乎不怎么敢打压益州世家。

而刘备雄心勃勃,实力也很强大,并且还掌握着长江这个商业重要航道,要是他打压商贾,那他们周氏积累的财富,以后可就要少很多了,因此不得不试探问问。

刘备如今已奔波多年,老于人情世故,自然听出了这一点,稍稍思量后便说道:“既然是晓卿说的,那自然是对的。晓卿也曾经跟我说过很多强国之法,士农工商皆为民柱,国家也需要建立商业,以安民心。”

“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三国之银狐》 最新章节第一百三十六章 刘璋跑了,网址:https://wap.bqg999.org/263/263974/29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