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杨慎见闻记(三)(2/3)

地私人粮行的亏损转嫁。而朝廷的粮食,主要对边疆进行了支援,将过剩的江南人口迁走。

这就导致,今年江南工价屡次上涨,很多工坊无法支撑而倒闭。

然后失去工作的城内百姓越来越多,又导致竞争同一个位置的人过多,一些竞争不过的人活不下去,纷纷选择戍边开荒,竞争过的人就算留下来了,也坚持不了半个月,因为很多工坊不包午餐,他们工钱又不足以支撑家庭用度。

然后工人离开,工坊再一次提振薪资,妄图吸引人,随后粮价还在涨,竞争得过的留下,竞争不过的离开,循环往复。

短短半年的光景,应天府最近的人口数据是,只剩下八十万人了。

百万应天府,如今只剩下八十万人,可想而知江南如今多么脆弱。

我们这些不是江南籍贯的官员,并不会太在意江南死活。

可是本地的乡人,必定会想办法反扑陛下的政策。”

张志和撩起车帘:“不过,用修兄,看看车外的街巷。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看不到一个乞丐,路不拾遗的盛况,我等久在南京翰林院的官,可是第一次见呢!”

杨慎顺着车外一看,四周建筑越来越低矮,越来越杂乱,可是这种地方,现在却感觉不到一丝的人气,也没有混乱的感觉。

污水不再肆意横流,屎尿恶臭不在。

一派岁月静好。

“这是……”

等到了车外景象再换,杨慎愣了一下:“这路上怎么会有……”

“集镇。这边原来是一个百户所的土地,现在这边建成了一座市场,依靠在道路两边,平整出来一片土地,依山傍水,城内难以负担房租的勾栏瓦舍,都跑到这里来了。”

张志和笑吟吟说:“他王重民,一心诋毁陛下的国策,殊不知陛下之策乃是正确之路,所有人堵在城中,只会导致城市负担过大,百姓难以为继。”

“可若是分出来,乡野小民,也能受到恩惠。曾经入城才能看勾栏瓦舍的表演,现在农人走出村子,就能看到乡镇的景色。今年家家户户都有收入,也不缺粮食,他们就有余钱购买布匹,很多乡民自家织造的布,在乡镇之间就是抢手货。”

“有些村子人口很多,一户人家一两个妇人织布,满足不了用度,就能跟别的需要的人,以物易物,或者拿金券购买。乡镇活了,那么一亩地所能承载的人口就更多了。我并不反对百姓居住城中,但我反对的是,他们居住城中,陷入无用的竞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 最新章节第243章 杨慎见闻记(三),网址:https://wap.bqg999.org/267/267953/24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