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太阳底下没新鲜事(2/3)

成为天下最大的地主,会对剥削压迫得很舒服的地方士绅不满甚至反弹,毕竟乡镇化的核心,解除户籍束缚以及变相抑制兼并。

入了乡镇户籍的百姓,可以自由选择生活方式,不耕种也可以流转给愿意租的家庭去承担,他们去干其他能增加收入的活。

这意味着市镇经济能得到发展。

市镇经济发展,会减少给地主们打工的佃户们的热情。

本质就是失业人口不够多,地主们获得不了足够廉价可剥削的佃奴。

只是,朱厚照不得不这么多,毕竟正德十五年的总人口,有六千六百多万在册的。

不在册的,估计还得加上一千多万,也就是说朱厚照治下,至少八千万人。

这些不在册的就是流民隐户,就是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作为皇帝,必须消灭不安定,所以必须想办法让他们成为编户,但没有足够的土地怎么办?

只能扩大城市基建,引导开始城镇化。

而想要城镇化,就得要有就业。

就业怎么来?商品经济要发展,产品要出口,要有市场。

所以,得开海。

这几日王守仁给朱厚照帮忙整理政务奏折,也看了很多乡镇化改制的内容跟实行进度,怎么说呢?

乡镇化之后,当地百姓积极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尤其是皇帝大肆宣扬租税降低和减免,以及徭役的减少。

朱厚照勒令改制完的本地百姓,将皇庄内存的粮食,转为集体粮,然后立刻招募他们,开始挖掘沟渠,在冬天出来干活,还给扯了几尺布,集中女人们给全乡镇都做一条裤子。

这些钱,全部都是从内帑里拨的。

而从明年开始,各家上缴的集体粮,除了部分储存之外,会在监管之下,去作为乡镇打造基建、水利的费用。

基本上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皇帝的镇国府实际上到手的只有一成半左右的赋税,但比之改革之前,一亩反而多到手了十斤左右的粮税。

不要觉得少,大明现在官方明面上的赋税计算,一亩地官方税赋在十五斤左右。

朱厚照这一改,不仅省掉了向地方投入基建的成本,还倒赚了十几斤,加上税就有三十斤每亩。

同时朱厚照给每个乡镇,都设立了纺织中心,将原本的家庭自产自销,改成官家出租机器,集中织造,皇店统购的方式。

朱厚照给工部、将作监内下订单,打造纺织机器,安排尚衣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 最新章节第32章 太阳底下没新鲜事,网址:https://wap.bqg999.org/267/267953/3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