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李景隆的处境(2/3)

于南京的暗流,就不会如此轻松的放过了。

他知道,随着他的年纪越大,精力衰退就越厉害,他手中的权力,就越发握不住了。大规模的清洗,大规模的镇压,朱元璋只准备做一次。

朱元璋想起他从何夕哪里看到的一句话:“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他放纵这些人,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想让太子真正明白,儒家的虚伪,真正明白该如何做一个皇帝。从而改弦易辙。回到他这个父亲的怀抱之中。

也回到朱元璋计划中的正轨之中。

------

至尊父子之间的事情,李景隆并不知道。

此刻的李景隆正在从海路赶往北京。

李景隆之所以如此,也是有原因的。

自从父亲去后,李景隆刚刚开始也是有些作为的,但是时间一长了,就成为了五军都督府的闲职。无他,而今五军都督府中,有魏国公徐达,宋国公冯胜,刚刚从前线回来的颍国公傅友德,这三个元老在,他曹国公李景隆实在硬气不起来,即便李文忠在的时候,李景隆在这三位面前,也必须自称子侄的。

而今,李景隆自然不可能争夺到五军都督府的实权。

当然了。

李景隆也是有靠山的,这个靠山不是别人,正是太子。

他比太子年纪小,比太子小一辈,但是从小跟着太子长大,太子读书的大本堂之中,不仅仅有太子,还有其他勋贵子弟,李景隆小时候也在大本堂读过书。

而李文忠的身份,虽然是勋贵,更有几分外戚的感觉。所以在身份定位上,更能让皇室相信。

这也是为什么?在建文时期,名将凋零,将二代之中,不是没有别人,建文帝却选李景隆来挑大梁了。

只是,他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年,他明显的感受到,陛下与太子对他疏远了。

李景隆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最后只能觉得,当年在开海一件事情上,得罪何驸马?何驸马在皇帝哪里说了什么?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在靖难时期的丰功伟绩,让皇帝与太子看在眼里,当然了,他们不会因为没有发生的事情,来处罚李景隆。但是也在内心之中否定李景隆政治与军事上的才华。

看在李文忠的面子,给李景隆一辈子荣华富贵就行了。

至于更多的,那就算了吧。

李景隆自然不明白这些东西的,他在南京想要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大明公务员》 最新章节第一百一十二章李景隆的处境,网址:https://wap.bqg999.org/268/268016/74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