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中微子通信的难题解决(2/3)

局限在地球内部。

因为无论是聚变还是裂变产生的中微子,都会被水波无情吸收。

因此在星际通讯上是被完全阻断的。

至于星际通讯,还需要发展另外一个通讯方式——量子通讯。

通过量子叠加态和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可以直接绕过水波。

但相比较于中微子通信,难度相对来说要更大。

顾知秋看着中科院的数据资料,对中微子的一些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

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发现的第三种中微子振荡,从置信度上已经满足了通讯的基本要求。

目前只剩下最后两个难题。

其一,是获得大量稳定的中微子。

这个在顾知秋突破了可控核聚变之后,就已经不成问题。

其二,是中微子信息载体的搭建。

这个是最头疼的事情。

通过中微子震荡的波峰,可以模拟出0和1。

但编译成信息,则需要巨大的工作量。

如果按照老方法,发明出一座将模拟信号调制成为数字信号的调制机,这不是一个难题。

但却是一个麻烦事。

大量的中微子产生之后,通过调制仪器进行排序释放,形成载波。

这是一项极为细致的任务。

顾知秋拿起纸笔,开始奋笔疾书了起来。

他要做的工作,就是对调制逻辑进行一定的更改。

除了振幅、频率搭载信息之外,另外让质量本征态也成为信息的一种手段。

一个中微子在传播一段距离之后,会有三种质量本征态成分,分别是电子中微子、μ中微子、中微子的叠加。

但想要一次成为一种信息载体,则需要通过磁矩和混合参数θ13进行大量计算。

中科院曾尝试过。

但没有结果。

因为当他们在推算的时候,脑袋里有一种感觉。

就像自己是在做一道错题。

每算一步,大脑都会向你重复:“这是错的,你算这些有什么意义呢?”

中科院的科研人员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之下,推算了半年,最后无功而返。

但对顾知秋来说,这些计算并算不上什么。

前世他虽然没有做过中微子通讯的设想推导,但研究过更为复杂的量子通讯。

在量子通讯复杂的叠加态和纠缠态的对比下,中微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重生后,我身许华夏,国士无双!》 最新章节第148章 中微子通信的难题解决,网址:https://wap.bqg999.org/268/268053/14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