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一个悲伤的故事(1/3)
“张总,你说现在,我们大家伙的,做点小买卖,可不可以。”问话的还是李家大哥。
“可以啊,只要你家底够厚,能经得起折腾,完全可以自己干。”
“不过我还是奉劝各位,做生意不是投钱就能干的,前提你得有生意头脑,不然真的会赔个底朝天的。”quai.c0m
“大家伙都忙了大半辈子了,现在也都是儿女双全,其实你们没必要在这方面眼馋。”
“我告诉你们一个发家致富的方法,就是让你们的孩子努力读书,争取考一个好大学,未来他们的成就不可限量。”
“正好我的公司也在招收大学生,如果他们真的从那些高等学府出来,我一定把他们招入麾下。”
“别的我不敢保证,但是万元户还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万元户也陆陆续续的出现了不少,大家伙也听说了他们的发家史,在很多人看来,他们能发财,我自然也行。
八十年代,第一批富起来的万元户,大都来自农村,靠养牲畜发家致富。
城市里的那些万元户,大部分都是家里殷实,父辈,或者是祖辈是高层领导,这些人脉宽广,做赔了有人给他兜底。
还有一些,就是靠灰色收入发财的,这些人就是早期的黄牛。
这些人发财主要是靠倒腾‘票’发财,就好比买一辆凤凰牌自行车,一百六十块,但是光有钱没有票可是买不了,这就让这些黄牛钻了空子。
这些人有很多的称谓,能力大的那些被人尊称为倒爷,下面还有别的称谓“小捯”“小倒儿”“黄牛党”“小倒儿爷”“小贩子”“拼缝儿的”“虫儿”
还有一批人,这些人是来自监狱的犯人,这些人因为有案底,所有的工厂拒绝了他们,他们为了生存只能自己做买卖。
这里面唯独大学生创业特别少,至于为什么,因为国家需要他们啊。
家庭不殷实的大学生,基本上都跟国家走了,或者分配到了工厂里面。
有条件的纷纷出国了,这个年代的大学生都有一个美国梦,都想去美国去看一看,考托福的人一年多余一年,这是典型的人才流失。
这些人很多都是一去不复返的,张凯前世看过一条新闻,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家庭非常的贫困,但是在女孩的自强不息下,因学习成绩优异,很容易考取了托福资格,去了德国。
这一去就是二十年,渺无音讯,国内的父母急坏了,找到了北京,在多方打听下找到了外交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四合院开局旅行青蛙》 最新章节第214章一个悲伤的故事,网址:https://wap.bqg999.org/268/268969/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