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朝堂之论(1/3)

第451章 朝堂之论

早朝这事儿是御史中丞常宜为首提起的,他以收到覆舟山行宫的士子送来的求救信为由,控诉以丹阳郡主为首的行宫诸人借监察之名,行苛待士子之实。

据常宜之言,士族士子入朝出仕是为了效忠社稷,光宗耀祖,怎可行农夫之力,有辱士族风范。

不仅如此,丹阳郡主还下令若士子们若不服从,便不可进食,只能饿着。即便是那些吃食也只有白粥,并无其他。那些士子都是还是些长身子的孩子,只吃白粥怎能裹腹?

如此时日长了势必会伤了孩子们的身子。那岂不是寒了士族的心吗?

他觉得定是有人古惑了丹阳郡主,想要离间陛下与士族之间的关系。

常宜话音一落,就有不赞同的朝臣出来反驳,尚书仆射言奎不忿道:“御史大夫错矣!难不成京都粮草之危刚解,御史大夫就瞧不上白粥了?你可以去郎中令看看,再去显阳宫看看陛下的膳食,从粮仓被毁直到今日,陛下早晚的饭食均是一碗白粥,偶添一碟米糕。陛下也不过比那些士子长几岁而已。为了京都百姓,怎么陛下能忍得,他们便忍不得?”

天下间像周帝如此节俭的帝王,除了先帝很难再找出第三位,所以他们大周的陛下是另类皇帝。

别说是皇帝,就是在座的这些朝臣们,像陛下如此艰苦的也是不多。

言奎举周帝之例,既赞了周帝的德行,又令常宜无法反驳,谁敢说陛下勤俭不对,谁又敢说那些士子比大周天子还娇贵!

言奎看着常宜和那些士族们像是多日拉不出似的神情,心里别提多畅快。但他还没说完,轻咳一声,把众臣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就连周帝都微微抬了眼皮看了他一眼,见他一副义正言辞的模样,不动声色的撇了撇嘴角,笑意一闪而过,就又听他开始骂常宜诸人数典忘祖。

“常公祖上是七八十年前从山东南迁的吧?”言奎的问话让常宜愣了愣,还是绷着脸点了点头。

“那便是了,常公年纪不过四旬自是没受过南渡之苦,”言奎面上露出原来如此的神情,“不过咱们大周立国不足二十年,前朝多年战乱不休,民不聊生。若不幸遇上灾祸战乱,就是士族之家也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想当年,孙士攻打会稽,我与家里几位幼弟回乡避难,冬日里老宅屋顶漏风,家里也无吃食果腹,我就带着幼弟们去山里摘冬葵煮汤才熬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姝绽芳华》 最新章节第451章 朝堂之论,网址:https://wap.bqg999.org/270/270242/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