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2/8)

西北公司目前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和金城银行之间的共存共荣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因为金城银行从中垫资,才使得国内实业界在购机时,可以花一万元买两万元的设备,如此一来可以想见西北公司发展的同时,金城银行承担了多大的压力。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以至于司马不得不多次向金城银行注资,同时把公司的存款全部转入金城银行,既便如此,金城银行的资金流仍旧不容乐观。

当那些船界代表以及张謇等人离开展览中心管理办公室的之后,司马座在椅子上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皱着眉头在那里想着这笔贷款。

“800万!”

司马自言自语的说到,别人不知道,司马可是知道如果说金城银行向上海船界提供这笔贷款,那可是真的就会把金城银行的金库给掏空了,到时可真的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可司马还知道这笔钱对中国造船业的意义,这个时代的中国造船业并不算落后,两年后更是向美国出口四艘万吨轮,除了造船钢板之外,包括蒸汽主机之类,都是江南造船厂自行生产。

而美**舰监造官员则报告称:“经美国运输部次第验收,工程既称坚固,配制又极精良,美政府大为满意。”。四艘万吨轮均开赴美国交付,试航速度超过美方订货要求,船体坚固适用,美国海军直至二战时仍在美-欧航线上使用。

当那四条万吨轮造成之后,当时《东方杂志》第16卷第2期报道称:“从前中国所需军舰及商船,多在美、英、日三国定造,今则情形一变,向之需求于人者,今能供人之需求,中国产业史上乃开一新纪元。”

就是民办的求新等船厂在历史上,也接到欧美船运公司3000-6000吨商船的定单,尤此可以想此时国内造船技术,实际上已经非常之成熟。

可是令人可惜的是,无论是江南造船厂、还是求新等造船厂,他们不过是抓住了一战的尾巴罢了,受限于企业规模,只过是接到一至两次定单罢了。

与其说一战时中国造船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可是实际上,这个发展更多的却是造船技术上的进展,而不是造船能力的进展。

其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的造船业没有资本进行扩建,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通过银行融资的方式,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进而实现行业整体的大发展。

之所以如此,一来是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小市民的奋斗》 最新章节第一百五十二章,网址:https://wap.bqg999.org/274/274206/15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