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大时代 第93章 爱国者无罪!加更完(2/8)

撑不过未来几年!”

说话的时候蔡锷看着植物园里的热带植物,这些热带植物总是能让蔡锷想到云南。有时候很多事情都是当局着迷,现在的司马只看到了安娜怀孕带来一系列的麻烦,但是却忽视了可能带来的一些利益。

“我们从来没想过帮助安娜打到彼得格勒不是吗?”

看着面色中有些凝重的司马,蔡锷开口提醒道。

按照计划西北的目标仅仅只是乌拉尔山以东,未来的俄罗斯帝国仅只是一个西伯利亚帝国,只有如此这个俄罗斯帝国才不能摆脱对于西北和中国的依赖。一个人口只有九百万的帝国如果不依靠外部势力,他们拿什么和拥有近两亿人口的欧俄对抗,既便是可能会有数以百万计的欧俄移民为躲避赤俄而移居西伯利亚,又能改变什么。

西北只需要利用他们已经批准的移民权,在西伯利亚人口可以决定一切,如果华裔移民占到当地人口的多数。那么只需要不到二十年,便可以把俄罗斯帝国合理的并入中国,如果他们的皇室愿意配合的话,这一切甚至于不需要流血。

后世中国历史学家们给1840之后的中国社会形态下了一个奇特的名词: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既区别于封建**国家,也区别于那些完全丧失了主权的殖民地国家。既称为半殖民地国家,即是主权半失,司法权为国家主权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各种丧权辱国条约所确立的领事裁判权和会审公廨制度,就是部分丧失司法权最好的注解。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以在通商口岸“华夷混居,容易滋事生非”为理由,要求建立租界。而清政府也害怕因华夷冲突引发国际纷争,授人予柄打起仗来吃亏的还是自己,也就听之任之。于是,“租界”这一中国近代史的产物在上海、厦门等几个通商口岸出现了,租界占地面积最大的在上海。

租界除拥有自己的行政、财政、军队、警察等权力外,还拥有自己的司法权。租界法院有三种:领事法庭、领事公堂、会审公廨。领事法庭的存在,依据的是领事裁判权,领事公堂由几个外国领事组成,依据《地皮章程》成立于1882年。

1864年,英国领事巴夏礼建议,在英租界领署内设立理事衙门(又称“洋泾浜北首理事衙门”),由中外互派官员共同审理华洋之间的案件。理事衙门起初设在英驻沪领事馆内,1869年改称为会审公廨,1886年迁到南京路,1898年又迁移至北浙江路的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小市民的奋斗》 最新章节第二卷大时代 第93章 爱国者无罪!加更完,网址:https://wap.bqg999.org/274/274206/35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