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辽东局势(3/5)

在一次次对外战争胜利的基础上的,是一个典型的军事政权。而实际上,其内部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与此同时,明朝也对后金进行经济封锁,断了后金的许多物资来源,这就让后金的日子更加难过,不得不通过频繁掠夺周围各个势力来解决问题,甚至还多次入侵朝鲜。

如果再不改变这种局面,则后金政权内部崩溃也只是时间问题,毕竟不事生产而只靠抢劫很难维持。

与此同时,明朝败而不亡,甚至曾一度有了“中兴”之象。虽然后世之人都喜欢吐槽“万历皇帝贪财”、“泰昌皇帝短命”和“天启皇帝沉迷于做木工放任宦官专权”,但这三位皇帝至少有正常人水平以上的“能力”。

万历在经历了萨尔浒之败后,及时启用熟悉辽东边事的熊廷弼担任辽东经略,不断找寻收复辽东的办法。即位仅一个月的泰昌皇帝,在位期间罢免了天下矿监,在这方面及时止损,大开内帑给辽东拨军费。

天启上位时非常年轻,经验不足,又信任大太监魏忠贤,使得朝政 再上新台阶,错杀熊廷弼。但是,在后期能任用孙承宗和袁崇焕守辽,并取得“宁远之战”的胜利,对遏制后金的攻势起到了至关作用。

面对“阉党”对袁崇焕的弹劾,天启帝在前期仍能够坚持信任袁崇焕,即便到了后期也仅仅是将其罢职回家而没有加罪和迫害,这无疑是想择机启用。天启帝对辽东边事十分关心,继续拨皇家的钱支援前线。

不得不说,“宁远之战”胜利对明朝的意义十分重大,打破了后金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坚定了朝廷固守关宁锦防线的战略决心。在孙承宗和袁崇焕的操持下,关宁锦防线几乎固若金汤,士气也得到了重振。

与此同时,袁崇焕借祖大寿整编的“关宁铁骑”,勉强可正面对战后金军进行野战。并且袁崇焕还看到了外交孤立后金的重要性,于是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拉拢关宁和蓟镇以北的蒙古部落,让他们为明朝防范后金。与此同时,袁崇焕还暗中派人去“野人女人”策划反击,这些举动毫无疑问暂时稳固了明朝东北战线。

至于崇祯皇帝,不管他后来如何昏招尽出,但在即位之初还是有点“明君气象”,至少是采取了雷霆手段手段扫除了魏忠贤的“阉党”和天启帝的“奶娘”,使得朝政暂时焕然一新,并让“东林党人”为之欢呼雀跃。

由于他也很想有所作为,因此重新启用袁崇焕,并大力支持其守辽方针。如果崇祯能够一如既往地这样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天地任我行之二》 最新章节第123章:辽东局势,网址:https://wap.bqg999.org/279/279338/120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