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明朝与西方“海上贸易”之因果(2/6)

峡,比其他欧洲人早一步从海路来到中国。这条欧洲人最早发现的航线在当时承载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贸易运输的重要职责,让中国的商品源源不断的输入欧洲并换回白银。

这条航线的兴起,让欧洲国家摆脱了原海上贸易路线只能到地中海东岸,且还必须经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领地,并在支付了高昂的税费后,才能继续往东走陆路来中国,期间还得面对被抢劫随时的窘境。

那些拥有着先进航海技术,能够从中国源源不断的将优质货物运往欧洲的国家,无一例外全都成为当时欧洲的富庶之邦,比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英国,尽管后面三家与中国关系不好,但不妨碍扫货。

所以,当时的欧洲诸国均以能够与中国通商作为国力强盛的象征。作为大航海时代远洋冒险的先驱,葡萄牙与西班牙在整个大航海时代,几乎垄断了这颗航线的全部贸易份额,因为此航线不用跨洋最安全。

为了能够与中国建立通商关系,欧洲诸国与葡萄牙、西班牙之间发生过多次的海上战争。但是,结局无一例外,均是以欧洲诸国的战败而告终。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了西元17世纪的上半叶,西班牙与葡萄牙因为深陷大陆战争国而力大衰。其余欧洲国家则趁势而起,瓜分了西班牙与葡萄牙在海上贸易的份额。

从大西洋到印度洋上,各国之间的海上贸易也从两国独大变成了群雄纷争的局面。正是因为这样,也就直接促成了中世纪后海上贸易的繁荣局面。而当时的大明帝国也因为此成为了世界上最为富庶的国家。

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每年都从对外贸易中获得了海量的白银,并将其作为货币而流到道市面上,就仿佛后世的世界各国在国际贸易中都是用“美元”结算一样,将中国的“货币白银化”,造成明朝金融危机。

这种“金融危机”从表面上看是促进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但实际上让明朝政府不自觉的加大了“大明宝钞”这种纸币的发行量,如同元朝后期滥发纸币一样,一旦引发通货膨胀就会引起动乱。

还有一个严重后果,那就是“货币白银化”以后,中国自古以来的本币“铜钱”越来越不值钱,无法满足官府征税和大宗买卖的需要,可一旦因“海禁”而导致流入的“白银”减少和关税减少,就会引发官府债务危机!

有人认为明朝灭亡是因为“穷死的”,因朝廷缺少银子!西元1596年,英国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天地任我行之二》 最新章节第318章:明朝与西方“海上贸易”之因果,网址:https://wap.bqg999.org/279/279338/27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