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各方反应(2/3)

是说现在方沂就可以接过大棒了,这个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昨晚上无疑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今后我们该考虑让年轻人承担起这个责任,他们也有资格同台竞技,甚至于压过前浪。”

港地大报《明报》则采访了导演杜琪锋。

新世纪以来,港圈衰落,大批从业者北上大陆寻找出路,杜琪锋是少有的留守港地者。这人爱抽雪茄,外号“雪茄杜”。

雪茄杜喜好发表各种言论,是个老愤青,很执拗,因不满金像奖评选机制宣布终生不再参选。04年参加过“倒周运动”,点名批评周星星虽然赚钱多,但是对行业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只顾赚钱而不给大家找出路,不配拥有这种业内地位……这不是本书重点,总之这位是个彻彻底底的大嘴巴。

他拍了几十年片子,从基层做起,是港导的中流砥柱,有自己的制片公司银河映像,一直耕耘原汁原味的港片。

记者问:“怎么看待内地导演方沂拿到金马最佳?他很年轻,和我们拍的都不一样……去年《情书》在港地票房破了记录。今年《重返十七岁》也卖得好,是目前为止的华语片冠军。”

杜琪锋身着皮衣,照例叨雪茄吸了两口,道:“我觉得对港地导演的北上热情是一次打击。”

记者大惊:“你是说,方沂威胁到了港地导演生存吗?”

“我没那么狭隘,我意思是北上的导演那么多,但是大陆有大陆的规矩,有他们的拍法……你不要以为去了大陆就能玩得转了,热钱好拿不代表电影拍出来受欢迎,你未必是别人的对手!现在就是这种情况,我觉得港片还是有我们自己的东西在,也是一代代人探索出来的经验。”

雪茄杜说到这摇头,显得极为无奈道:“最后可能两头不讨好,港片也耗尽了最后一口气。方沂的起势让我明白了,应该把希望也放在新一代的港产影人身上,提携他们,看看年轻人会不会拿出新东西,因为老东西不中用了嘛,再怎么喜欢也白搭。”

“能举个例子吗?”

“举例子?比如我去年拍摄了最后一部胶片电影,之后不得不开始用数字摄像。我突然想到菲林就像是原先的老港片一样……我吃了它那么多年的饭,是不是该为它做些事情,表示我的尊重和敬意。所以我浪费些时间,浪费些钱,找了港地其他导演一起合拍一部胶片电影,发现港地的胶片代理公司几乎已找不到了,也没有冲印的地方。我们在曼谷和台北找到了一些最后的胶片……虽然我还是会拍这个纪念片,但是我意识到,真的过去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我真不会演戏啊》 最新章节第四百四十七章 各方反应,网址:https://wap.bqg999.org/281/281796/44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