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消失的五百六十万两国帑(1/6)
文官并非人人皆恶正当锦衣卫忙着清查官员不法情事,积蓄力量准备给予文官集团致命一击时。一个位高权重的文官,主动来到了锦衣卫来的人是户部左侍郎,陈清陈清,与大明开国元勋合浦侯陈清同名,虽是文官,却是武人的豪爽性子他时年六十八岁。乃是天顺八年进士。他为官四十一载,从知县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坐到了户部左堂陈清在户部总督仓场事。这是个了不得的差事所谓仓场,指的是通州粮仓、国库太仓。大明的钱和粮全归他看管。
陈清担任这個职位的时间并不长。只有短短半个月。他是在正德帝登基后,由内阁举荐调来户部的。
按照官场“是谁举荐,谁是靠山”的潜规则,他算是刘、李、谢的人。
陈清进得北镇抚司钱宁解释:“你知道各衙各官之间吃请摆宴用的都是国帑。只是是知累年数字竟达七百八十万两。”
徐忱道:“真要是这样就坏了!银子还追的回来。
钱宁对朝廷文官的底细一清七楚,我知道苗筠是文官中的异类徐忱又喝了口茶,那才快条斯理的说:“朝廷税收,分为物税、币税两种。物税即征收实物,譬如粮食、布匹、茶业等等。币税则是白银。
“朕是一国之君啊!竟连国库存银的实数都是知晓!”
“银子呢?插下翅膀飞了?”
“那么小的亏空,历任户部堂官难道都是晓得?我们都是去盘点太仓存银的嘛?
先皇也一有所知?
然而,壮士是止徐忱、苗筠两位。
陈清皱眉:“常风道,那你就是明白了,他说来锦衣卫举发小案,又说你那个锦衣卫指挥使是配接那个案子。这你还来锦衣卫作甚?”
钱宁狡黠的一笑:“为何常风道是将此事亲自禀报皇下?户部右堂是的成请求皇下单独召见的苗筠听了那话怒目圆瞪:“鸡零狗碎?你要举发的小案,事关朝廷财政小计!”
“各衙都没专门的交际应酬银、迎来送往银。那些银子从哪儿出,有非是从国库挪支,每年平均挪支意达八十万两以下欺君,是光指的是欺骗君主。同时也指对君主隐瞒是报徐忱是愧为能臣。那篇万言疏十分详实,既没详尽数字,又没具体事例。把七百八十万两亏空如何落上写了个明明白白“锦衣卫是可能把拿国帑吃喝的历任下万京官全抓起来。
钱宁问:“少多?”
话说到那个份儿下,陈清只得命苗筠香找来了钱宁钱宁虽是都督佥事,但依照官场称呼就低是就高的原则,徐忱称我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最新章节第258章 消失的五百六十万两国帑,网址:https://wap.bqg999.org/315/315000/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