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不可脱离百姓(5/7)

个时候,基本上就已经是黑恶势力壮大,不知道多少无辜百姓受到他们的暴力胁迫,受到他们的屈辱欺压的时候。”

“那样即便是将来朝廷发现了这一行径,立即做出应对,也只能算是迟来的正义。”

“所以为了防微杜渐,我们就必须加大监管力度,除了本身御史台、皇城司以及地方上的监管以外,我们还要提供百姓上诉的渠道,以及专门对接的人员。不止是百姓,还有很多心存正义的官吏,也要给他们直达天听的权力。”

赵骏最后道:“虽然这样也不一定能彻底解决问题,但至少百姓有了伸冤的地方,相信还是能很大程度改善现在伸冤无门的窘境。”

大宋朝廷离大宋民间看似很近,实际上还是太遥远。

百姓如果受到黑恶势力欺辱,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一旦本县负责这方面的县尉不管事,甚至充当黑恶势力的后台,那么百姓基本上就没有了任何上诉的权力,可为是求告无门。

虽然皇城司和御史存在,可就像封丘这样,皇城司玩忽职守,御史台又主要关注修河工程去了,民间人一多就混乱,地方县令县丞也没有做到位,以至于黑恶势力滋生,不知道多少人成为受害者。

要不是赵骏去巡视黄河的路上遭遇这些黑恶势力拦车,恐怕他们还不知道要盘踞在这里多久,祸害多少百姓才能被连根拔除。

所以赵骏认为,政制院已经忽视了底层百姓。

或者说,古代的封建王朝基本上就没有扎根于群众,深入到基层百姓当中去。

为此他就必须要向后世那样,给百姓发声的渠道,给民间上达天听的土壤,让这些高高在上的宰相们听一听民间的声音,如此才能真正地治理好百姓,治理好这个国家。

众人听后互相对视,这个建议并没有损害他们的利益。而且这也是赵骏的意思,那他们自然也就没有反对的理由。

因而稍微思量之后,晏殊问道:“那该设立一个什么样的部门,设置哪些岗位呢?”

“这样,一层一层地来。先设立大宋全国巡查钦差小组吧。”

赵骏想了想,说道:“以前各部门的侍郎、尚书提拔之前,都放去了四京做府尹,这都快成为了惯例,以至于各府同知成为了主事官,这肯定是不成。将来有功绩的路一级官员在上调的时候,就委任为巡查小组组长,比各路转运使高半级,每年入驻一路,监察各地情况。”

大宋的官员制度跟后世有些类似,但也不一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最新章节第三百一十五章 不可脱离百姓,网址:https://wap.bqg999.org/321/321869/333_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