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奖励多多,十大忠臣榜(2/3)

,为东宁王朝的开国君王。  11岁时曾依塾师“洒扫应对进退”为题作文,写下“汤武之征诛,一洒扫也;尧舜之揖让,一进退也”的惊人之句作应对,其后苦读经史兵法,习练剑术骑射,15岁考中廪生,21岁入南京国子监,拜名儒钱谦益为师,师为取字大木。,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郑成功原为中国南明政权的大将军,因蒙南明绍宗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世称“国姓爷”、“郑赐姓”、“郑国姓”、“朱成功”,又因蒙南明昭宗封延平王,称“郑延平”。尊称“延平郡王”、“开台尊王”、“开台圣王”等。  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乃率领父亲旧部在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旧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海岛。  1661年率军横渡海峡,翌年击败他国在岛上的驻军,开启郑氏在岛上的统治,并大力发展生产,但不久即病死。  他可以说是大明最后的顶梁柱了,就算最后大明被大清拿下,他也没有屈服!  朱元璋看到郑成功的名字,顿时眼睛一亮:“咱的大明可不是只有宦官,也有忠臣的!  传令下去,让郑成功进入国子监!”  对于金榜认可的忠臣,朱元璋当然是一点怀疑都没有,直接提拔上来。  “十大忠臣榜第九名——于谦!(大明王朝)”  “奖励:黄金二十万两!”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明仁和人,出身仕宦世家,从小聪颖过人,承习家教。  6岁入私塾,15岁时考取县儒学生员,博览群书,尤其喜读苏武、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人著述,崇拜他们的正直气节。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17岁乡试落第后,闭门读书,到20岁考取县学廪生,名列前茅。23岁中举,次年入京会试,名列第一。明永乐十九年(1421)中进士,但殿试时因策伤时,只得三甲第92名,任监察御史。  正统十四年(1449)六月,英宗在王振挟持下,对瓦刺部的侵扰举棋不定,开始步步退让,后又轻举妄动,率兵亲征。  “土木堡之役”,英宗被俘,瓦剌也先一部大举南侵,京城危在旦夕。留京监国的郕王朱祁钰急召朝臣共议对策,当时朝廷上下,一片恐慌,翰林院侍讲徐珵等人主张迁都。  于谦临难受命为兵部尚书,主持军务,坚决驳斥迁都派,厉声说:“言南迁者,可斩也!”  他率兵22万,精心部署,列阵九门,誓死抗敌,并扶郕王即位,追英宗为太上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大秦万朝:金榜曝光了我的身份》 最新章节第249章 奖励多多,十大忠臣榜,网址:https://wap.bqg999.org/326/326070/24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