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十大奇冤榜(4/4)
战略家。 历仕两代三主,唐僖宗后期,作为昭义节度使李克修亲信,累典事务,廉洁干练。大顺元年(890),李克修死后,改任李克用典谒。 天佑十四年(917),李存勖以为中门副使,和孟知祥、李绍宏一起参与机要。天佑二十年(923),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拜兵部尚书、枢密使。 同年,郭崇韬献计奇袭汴州,梁晋对峙四十年,一战八天灭梁,他以佐命之臣之功加授侍中、冀州节度使,封赵郡公,食邑二千户,赐铁券,恕十死。 同光三年(925),李存勖以长子李继岌为都统,郭崇韬为招讨使,率军六万讨伐前蜀。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率军抵达成都,王衍出降,前蜀灭亡。 不久,郭崇韬遭到宦官李从袭、向延嗣、马彦珪和神闵敬皇后刘氏联手构陷,在成都被铁楇打死。所生五子全部遇难,两个孙子幸存。 “十大奇冤榜第二名——宋高宗杀岳飞(亡国,归属大华王朝)” “奖励:震符丹两颗,粮草八十万。” 这件事就不用多说了,千古奇冤。 “十大奇冤榜第二名——崇祯杀袁崇焕(大明王朝)” “奖励:震符丹三颗,粮草一百万。”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广东广州府东莞县人(一说为广西藤县人),明末抗清名将,爱国将领。 袁崇焕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初授福建邵武知县,后官至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犯。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焕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实则家无余财。有《袁督师遗集》存世,今人辑有《袁崇焕集》。 讲道理,袁崇焕不死的话,大明的灭亡可能不会这么快,就因为他的死让大清能一路打到山海关。 后面九位人物虽然也都很冤枉,但毕竟后果没有袁崇焕这么严重,直接导致了大明的灭亡! 所以,袁崇焕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本章已完成!《大秦万朝:金榜曝光了我的身份》 最新章节第493章 十大奇冤榜,网址:https://wap.bqg999.org/326/326070/476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