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争的逻辑(2/5)

国学者声称,“一场战争的结果,往往在工厂里就已决定了。”

在一些的齐国将军眼里,战争技术就是一门高尚而复杂的科学,是可以在战前就能计算出最终结局。

在齐英战争中,尽管齐国是跨越数万里海路,劳师远征,但无论从何种维度上来看,无疑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齐国每年的财政收入高达近1.8亿元,折合英镑,那就是1.4亿多英镑(每1金圆券相当于0.82英镑)。而英格兰每年财政收入在战前才不过800万英镑,仅为齐国的5.7%。

在钢铁生产方面,尽管英格兰于数十年前从某种渠道得了焦炭炼铁(钢)的技术,但年产量也不过区区四万吨(原有历史,英国1720年铁产量才达到2万吨),而齐国的钢铁产量超过一千多万吨,仅建业府的钢铁生产量就达两百多万吨。

正是由于巨大的钢铁产量,齐国建造了这個世界上90%以上的铁路,通车里程超过35000余公里,而英格兰连1英寸铁路也没有。

在海上实力比较,1725年,齐国海军拥有各类战舰及辅助船只320余艘,舰船总吨位为42.5万吨,而英国海军舰船不过200余艘,而且中小规模舰船数量还占了不小的比例,总吨位仅为23.7万吨,排在后面的法国和西班牙海军总吨位分别为14万吨和8.5万吨。

不过,虽然齐国海军的实力已是排名世界第一,但他们仍然认为自己并没有确立绝对优势。在他们的海军将领看来,要建立并维持齐国的霸主地位,他们的海军实力要比除了齐国以外的其他四大海军国家(英、法、西、荷)实力的总和还要强。从而确保齐国可以同时接受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国家海军的挑战。

在这种巨大的实力差距下,英格兰王国能与齐国相抗近三年之久,已然让国内民众惊诧莫名了。

犹记得,我齐国历年来进行的战争,好像从来没有超过两年,即使强大如莫卧儿帝国、波斯帝国之类的对手,那也是以摧枯拉朽般的战斗方式,将其击败,不得不被迫请降。

建国九十余年,在取得一场又一场战争的胜利后,齐国人已经养成了目空一切的自大和骄傲。

对于所面对纷争和对抗时,齐国似乎完全没有表现出神州大陆上儒家文明所标榜的任何温良恭谦。

“当我们驾驶着战舰、端起火枪、支起大炮的时候,敌人才可以沉默安静下来;否则,他们会喋喋不休地与你争执。”

对于齐国的强大以及可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最新章节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争的逻辑,网址:https://wap.bqg999.org/327/327444/18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