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你们说,今晚会不会有人想要投降朝廷呢?(2/3)
将领听到这话,赶忙说道:
“遵命!”
随后便起身退了下去,去执行李自成的命令。
张献忠和罗汝才见状对视一眼,随后脸上堆满了笑容看向李自成道:
“闯王真是果断!像这种背信弃义之人就该杀一儆百,如此一来,军中才不会有人敢有别的心思,大家才会一心一意地跟着闯王干大事。”
李自成听了他们的话,心中也不知道这二人到底是真心实意地支持他,还是只是在表面上敷衍他。
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只要这两人有任何不轨的举动,他都可以随时将他们干掉。
想到这里,李自成当下便换了脸色,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然后端起酒杯说道:
“其他人都不足为虑,关键是二位能够一直跟随本王,本王十分欣慰,来,咱们干了这一杯!”
张献忠和罗汝才赶忙举起了酒杯,大声道:
“愿随闯王共赴大业!”
不过,这话从他们嘴里说出来,很明显只是表面话罢了。
至于他们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估计也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了。
也许他们此刻心中也在打着自己的小九九,盘算着如何在这复杂的局势中谋取自己的利益。
另外,李自成不知道的是,即便今天晚上他杀了很多人,想要以此来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但其实依旧有不少人趁着夜色悄悄脱离了农民军的队伍,然后马不停蹄地直奔潼关而去。
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农民军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就算之前在战斗中损耗了不少,如今也还有差不多五十五万人。
要知道这五十五万人可都是靠着他那些老营兵来看管的。
可老营兵们也是人,他们也需要休息,根本没法做到全天候看管。
所以这就导致时不时总会有人趁着警戒并不严密的时候,偷偷脱离农民军的队伍,然后直奔潼关而去,投降朝廷。
于是乎,孙传庭这边就有的忙了。
入夜之后,就不断有零零散散的农民军前来投降朝廷。
少的三五人、多的数百人、最多的一次有化,并且认同汉人。
毕竟想要实现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民族融合是大势所趋。
只有让各个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不经意间,天色突然就完全暗了下来。
此时此刻,天边的晚霞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将整个天空染得五彩斑斓。
望着眼前的这幅美景,朱慈烺微微一笑,这才带着琪琪格、郑小妹等人心满意足地回到了宣府。
等他回到府衙时,天都已经完全黑了。
还没等进门呢,守在门口的马宝便立马迎了上来,脸上带着一丝焦急的神情道:
“太子爷,你总算回来了,秦总兵一直在等您呢。”
朱慈烺听到这话,皱了皱眉头问道:
“你怎么不派人去找本宫?要是真有什么紧急情况,耽误了可怎么办?”
马宝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一丝委屈的神情,低着头说道:
“奴婢当时也跟秦总兵说了,要是着急的话,奴婢就马上去找太子爷您回来。”
“但是秦总兵说这件事也不着急,不用去找您,她就这么等着您回来就行了,所以奴婢也没去找您。”
朱慈烺听到这话,心中大概也明白了,看来这件事大概没有多重要,不然秦良玉早就派人去找他了。
想到这里,他也就不怎么着急了,然后冲着马宝摆了摆手说道:
“行了行了,带本宫去见秦总兵吧。”
不多时,朱慈烺便见到了秦良玉。
秦良玉见朱慈烺出现正要行礼,却见朱慈烺笑着挥了挥手道:
“行了行了,秦总兵,你和本宫之间就不要如此客气了,以后这些虚礼都免了。”
秦良玉眼下都已经六十七岁了,朱慈烺实在不想用这些虚礼折腾她。
秦良玉倒也不扭捏,听到朱慈烺这么说,便大大方方地站直了身子,然后笑着说道:
“既然殿下这么说了,那臣就却之不恭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然后继续问道:
“说说吧,究竟有何事?这么晚了还来找本宫?”
秦良玉这才正色道:
“启禀殿下,今日黄昏之时,宣府来了一队蒙古人。”
哦?
朱慈烺挑了挑眉,心中有些疑惑。
他不明白这种事情有什么值得好禀报的?
要知道宣府每天都有大量的蒙古人进出,基本上都是来做生意的,还有一些是来体验风土人情的。
不过这些都是允许的,貌似不需要秦良玉这个总兵特意来禀报吧?
除非,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