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6 院试结束】(2/8)

难度反而降低了。

只是越容易完成,百分之百的人都能完成,想出成绩也就越难。

要不然那些通过了秀才考试的人,哪个不是基础知识扎实的人?为什么还有很多一辈子无法中举的人?

别说中举人,中进士,就是很多通过了童生考核的人,一辈子无法中秀才也多的很。

这就是科举最大的弊端了。

在韦宝看来,科考到了秀才这一步,完全可以停下来,等于学语文学到头了,再往上学,毫无意义,反而将很多人推入牛角尖,推入死胡同,彻底变化为读书鬼,迂腐的书呆子。

有侥幸杀出重围,中了进士做官的人,也多半性格不正常了。

长期在这种无意义的,且命中率全靠信仰的状态中生存,人的性格不怪异才怪了。

院试更加严格,从各地请来的夫子们当场出各种类型的考题。

总共是四书五经,九大分类!

每个分类若干考题。

然后通过现场遴选的方式,抽出每个类型的考题,再通过遴选的方式,选出四道题。

这基本上杜绝了泄露考题的可能性!

影视剧和小说中经常爱弄提前泄露考题的桥段,而事实上,在明代你事先知道考题的意义不大,要买通十几个各地的夫子,这得多大的难度啊?而且每个夫子好几道题,你得全部背下来才有意义,这得四五十道题呢。

因为是从这四五十道题当中抽出四道题,这前期的作弊工作,几乎不可能完成。

所以韦宝从来没有将心思花在提前弄到考题上面,他做的每一步,都以保密为第一准则!

找王体乾帮忙的事情,也只有他自己,王秋雅,送信的人,李成楝,和王体乾的亲信亲戚,王体乾,等少数几个人知道,泄露的可能性很低,所以韦宝才敢这么大张旗鼓的造势,敢坐庄,不怕事情败露。

不一会儿,遴选考题工作完成,衙役举着牌子,绕场给学子们看。

韦宝先用草稿纸,将四道题的题目都记下来,然后开始答题。

在韦宝看来,他事先背的几篇例文,和这次的考题稍微有点出入,但是出入不大,学了一个多月,他已经不是当初毫无动笔能力的小白了,自己也能添加个一两句话上去。

韦宝先根据题目的意思,自己写上几句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明鹿鼎记》 最新章节【0296 院试结束】,网址:https://wap.bqg999.org/61/61953/29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