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爷”文化(2/3)

是造化弄人,想我薄珏十年寒窗苦读,数次赶考,却是屡试不第,没曾想到今时今日,却凭着西洋之学,博取到了功名,从一个寒酸的书生变为了朝廷的官员,还真让人感觉世事无常。”

李祖白讪笑了两下,却没有任何的回话。

有人讲,随着鞑子的入关,清廷入主中原,汉人的灾难不是一个又一个城池被屠戮一空,而是汉人的尊严被践踏,再无骄傲可言。

代表尊严和骄傲的脊梁,或是被敲断、杂碎,或是弯曲,低头称臣、称奴,还有那句男儿稀有黄金,汉人不仅向男人低下了那颗骄傲的头颅,还有那一双尊贵无比膝盖。

翻开历史,不难发现,汉人的灾难,也是中华文化的一场巨大灾难,满人蛮横的将他们粗野的文化镶嵌进中华文化之中,使得中华文化越来越偏向奴性,汉人也缺少了那种阳刚特质。

爷,这本该是晚辈对长辈的尊称,却在清朝之时被滥用。

到了大清王朝,这个称呼被用的异常频繁,司空见惯,比比皆爷,不仅是长辈与晚辈之间,还有亲朋好友,以及各种场合之上,互道一声寒暄,开口就是一个“爷”。

不管是熟悉的,或是不熟悉的,见面之时,只要两人寒暄,开口就是一句爷,与晚辈对长辈的称呼不同的是,这声爷有一个前缀,加上了对方的姓。

知微见著!

当“爷”泛滥之时,也意味着这个社会充满着奴性,再无尊严可言。

清朝处处都有“爷”文化,朝堂上有万岁爷、王爷等等,普通百姓和商贾之间,有李爷、张爷、贾爷

当到处都是爷之时,又何尝不是遍地皆孙子?

所以,满人的入主中原,是灾难性的,影响是深远的。

明朝灭亡之时,有许多的官员和百姓宁折不弯,即便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汉人依旧坚持着一个信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即便改变了大势所趋,也会逃离这片疆土,脱离清廷的统治范围,不仅是为了生活,更是身体里的那份骨气使然!

当这个信念被摧毁之时,留下的那些汉人都是软骨头,还有什么硬气可言?

自然而然地,那股血性也随之被磨灭。

所以,清朝灭亡之时,没有人留恋,更没有人为他以身殉国,汉奸的层出不穷,爱国的信念薄弱,就是满人奴性文化荼毒的结果,那场汉人灾难的延续。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贾亦韬就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什么康乾盛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明末达人秀》 最新章节第五十一章 “爷”文化,网址:https://wap.bqg999.org/69/69355/5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