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企业道德和个人道德(2/4)


另外,不管高杉有没有主观意愿,他这个报告一打,事实上,也等于谁告了范立国一状。

事情是明摆着的,五千台机器就在那,一查就能查出来,梁一飞接到报告,先没做任何决定,而是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

最初他是以为有人拿了下游供货厂家的好处,或者干脆讲,就是范立国拿了好处,因为进货的时候也需要抽查,这是范立国的工作。

所以先调查了一番。

结果调查出来的结果,让梁一飞很不好处理。

范立国还真没拿好处。

梁一飞有些争分夺秒,一向是发展中的问题,发展中解决,先发展,再发现问题,再解决。

飞科厂也是如此,这批电池,是飞科厂在建立的时候就买的,由于一切进展都很快,飞科发展的太迅速,在最初,进货检验这道关卡基本沿用老厂的方法,形同虚设。

等到这一批不合格的电池进入生产线,产品出来之后,范立国才察觉到电池不合格。

他是老工程师,从最艰难的时代走过来的,思想也有些陈旧,骨子里就种‘勤俭节约’的‘美德’,觉得这批机器投入到市场不会有任何负面影响,那如果报了不合格,那这五千台机器都要回炉重造,而当初进货的时候并没有发现电池问题,根本无法追究上游厂家,这笔损失,只能飞科来承担。

在他的概念中,这‘不是什么大事’,‘不要给单位添麻烦’,所以就大笔一挥,批了个合格。

梁一飞难处理就难在这里,范立国没坏心,相反,还是为了集体着想,整件事的起因,也不是范立国造成的,而是自己推进的太快,很多规章制度没有来得及跟得上。

再朝深一点说,是这一代人的理念没跟上,不是某个人的错误。

可是,错误毕竟是错误,如果都像范立国这样,这里糊弄一点儿,那里得过且过一点儿,目前小灵通是不会有大问题的,因为工艺并不复杂,可是时间久了养成这样的恶习,将来怎么办?

杰出的产品,除了有杰出的理念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否则,哪怕理念再好,指导思想再先进,这里差一点,那里糊弄一点,最后出来的,只能是个垃圾货色,充其量是二流货色。

当初梁一飞给厂家出点子,最后都要补充一句‘点子再好,执行不到位,都是扯淡;反过来,点子不咋滴,但执行的好,至少能得到中等以上的结果。’

这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重生燃情年代》 最新章节第529章 企业道德和个人道德,网址:https://wap.bqg999.org/74/74240/53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