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库峪城的衣食住行.为400月票加更(2/3)

能进一步升级了。

至此,库峪城总算是满足了“衣食住行”的基础需求。

虽然“衣”仅仅只是从山外“进口”布帛丝绸,交由[霓裳门]又叫“织门”的织女们裁剪缝纫,还未实现原材料自产。

但是因为白玉琦实在有些受不了,唐代穿戴起来十分繁琐而且还没有内内的服饰。

干脆借着杨赵氏为尉迟宝琳缝制马仔裤、防磨丝袜的机会,将后世一些服装设计山寨了过来。

让杨赵氏带着一帮子流民妇女组建了[霓裳门],专门负责为库峪城各部门缝制制服。

以至于库峪城开始流行起各种后世风格的服饰来,在这大唐也算是一幅奇景了。

被流民们称之为“库峪服”的服饰,主要是奔着方便实用去的。

例如说为工匠们设计的“工服”,就以经脏耐磨的亚麻布加工而成,款式跟后世工厂的工作服如出一辙。

上衣和裤子都缝制有大量的口袋,用来盛纳各种随身物品。

还用竹制钮扣取代了系起来麻烦的衣带,穿戴起来不但简单舒适,而且干起活来也方便利索。

为孙老道率领的[医圣门]设计的象征性“医袍”,就是典型的白大褂。

而为[鼎俎门]设计的“厨服”,同样是标志性的白色厨师服、黑色围裙以及高帽子。

还有为[神农门]设计的“农服”,则是亚麻原色的土黄色劳作服。

因为这些衣服都是统一免费发放的关系,所以仅追求实用性,白玉琦暂时还没有给出时尚性的服饰设计。

等到杨赵氏率领的[霓裳门]弟子们,用这批不怎么追求手艺的工作服练好手之后。

就可以开始考虑成立一家库峪服装厂,专门制造各种款式的成衣往外售卖了。

为了方便织女们干活,白玉琦甚至还不惜搞出了一件“织门仙器”缝纫机,也就是那种踩踏脚踏板就可以嗒嗒嗒快速缝制衣服的人力机器。

等[霓裳门]走上正轨,培养出了大量的熟练工。

白玉琦就打算跟大唐皇帝谈一笔来料加工的买卖了,制式生产的马靴、马仔服、马仔裤和防磨丝袜要不要了解一下?

这是“衣”的部分,“食”和“住”不用细说。

主要是“行”的部分,除了“要想富,先修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魔改大唐》 最新章节第115章 库峪城的衣食住行.为400月票加更,网址:https://wap.bqg999.org/81/81112/11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