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攻势(2/3)

条走廊一直向南延伸过榆关、营州、跨过滦河、宁河、黄河,方才进入宋境。 从宋国雄霸二州到辽河平原的门户锦州,整整一千里。 因此从地理上来看,辽河平原地处辽国腹心地区,以前非常安全,一直就是契丹重点发展的农耕地区。 从大宋掳掠过去的汉人,大多分布在这一带,实施农耕。 这也导致了很多头下军州与大宋内地重名。 辽人有个习惯,就是按照被掳掠的人口原籍所在地命名新垦的土地——你们是哪里人啊?啊保州的是吧?那这里也就叫保州好了。 但是现在的辽河平原已经毫无安全可言,大宋有了强悍的水师后,燕山咽喉和锦州咽喉,就完全失去了作用。 但是这些和扁罐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从珠州出发去锦州,要绕过辽东半岛,还不如从渤海对面胶东半岛顶部的登州直接出发,那样来得更快。 于是扁罐尴尬了,自己来到这里,基本上既安全又稳妥,差不多就是白捡的功劳。 管好鸭渌江上的四个军州,保障桓州渌州硅藻土开发,顺带收收沿岸部族的兽皮木头,完成四个城池的升级改造,然后,就没事儿了? 所以鸭渌江四州看似艰难艰苦,其实非常保险,出产的物资对军事又至关重要,特别适合扁罐哥这样的人立功。 只要干上两年,就有充分的资历升舰队司令了。 估计这就是赵煦内心的真实想法。 想想不甘心,扁罐又问道:“开州有什么好物产吗?” 苏利涉说道:“物产可是有一样好物产。硼砂铜铁硅藻土都得排在它的后边。” “什么东西?” “沙金。” 扁罐若有所思:“沙金啊……” …… 四月,丙午,辽中京留守,少师大公鼎卒。 大公鼎的逝世,让辽国失去了对国内渤海人影响巨大的人物。 辽朝以知南院枢密院事赵廷睦为中京留守。 庚戌,宋朝六十万石军粮前后抵达辽阳,王经将二十万石粮食纳入府库,十万石送往婆娑岭,三十万石发往黄龙府,准备从那里运送到金山前线。 辛亥,辽国上京再起大案。 御史中丞耶律实埒上书曰:“臣前为奸臣所陷,斥窜边郡,幸蒙召用,不敢隐默。赖庙社之休,陛下获纂成业,积年之冤,一旦洗雪。 今灵骨未获,而求之不切。传曰:‘圣人之德,无加于孝。’ 昔唐德宗因乱失母,思慕悲伤,孝道益著。周公诛飞廉、恶来,天下大悦。 今逆党未除,大冤不报,上无以慰顺考之灵,下无以释天下之愤。 愿陛下明诏,求顺考之瘗所,尽收奸党,以正邦宪,快四方忠义之心,昭国家赏罚之用,然后致治之道,可得而举矣。” 耶律实埒是被耶律伊逊陷害的人,对耶律伊逊和其余党恨之入骨,这是在说耶律延禧寻找父亲遗骨不够努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苏厨》 最新章节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攻势,网址:https://wap.bqg999.org/81/81553/184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