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瓷码(2/3)

。 程文应对苏油的智慧,又有了更高的评价,这贤侄,简直多智近乎妖了! 于工对烧废的数百枚瓷码还是心疼得不行,准备带回去,说是打磨打磨也能合用。 这下就连有瓷公鸡之称的史洞修都看不下去了,老于你逗我,什么锉刀能吃得动玉瓷?小油说的,这叫废品率,是必然的,只能减小不能避免。 重做一批补上不行?有打磨瓷码的功夫,我都又烧出几千枚来了,这叫效率!效率懂不懂?! 史洞修的工作做完,便轮到程文应心急如焚,再三挽留不住,便只好任由他带着老于等人离开。 至于苏油,则留在了史家庄子,带着几个小孩参观,从淘泥到烧窑,全套流程看了个饱。 这些对苏油来说,都不是秘密,随口指点几处可以改进的地方,史洞修便乐得不行了。 苏油见史洞修很上道,便留下了又一张图纸,这又是提高效率的好东西——球磨机。 球磨机的原理很简单,就是一个大圆滚筒,放一些瓷球进去,在不断的滚动中,瓷球将添加到球磨机中的原料矿石碎料碾磨成粉料。 其中的工艺关键:滚筒内壁,轴承,还有就是动力。 内壁可以烧制玉瓷圆弧板,拼合成圆筒,然后用铁架加固,轴承则需要用到滚珠装置,这个方向,又和石家折刀的轴承研究方向重合了,只不过一大一小。 于是苏油建议,两家联合攻关。 史洞修看着图纸,听苏油讲解了原理,然后看着自家那个粗糙的没法看的试验品球磨机,又是口水直流又是眉头紧皱,跺着脚说道:“贤侄啊贤侄,东西绝对是好东西,可是你这总是给我们出难题啊!” 苏油笑道:“世伯,想想程家的活字印刷术,这东西虽然有些难度,但是绝对值得投入,观音土的矿石粉碎,入池沉淀工作,刻不容缓啊。” 史洞修一狠心一咬牙:“关我屁事!反正最后羊毛出在羊身上!大不了每套瓷器,再高估它两贯!” 这老头,压根都没想过玉瓷卖不出去的情况! 苏油不由得好笑:“世伯,悠着点吧,这地税可也不轻!” 说起封建时代的商税也是蛋疼,你如果只看正史,坐地商户,那就要交地税,大宋这里是百分之二,可谓相当轻松。 如果是行商,那就是百分之三,也不繁重。 然而…… 世事就怕这个然而。 然而打开宋人笔记,奏章…… 坐地生产上,利润丰厚的,多被朝廷拿走,搞榷卖专营。 然后各州县各路,均设有税卡,这个百分之三,是你走大路每过一次税卡,便要上交一次的税务。 也就是说,史洞修的瓷器,要运去东京汴梁,一路下来,三百贯的东西就升成了四百贯!增加了百分之三十,那是常态! 而且要打理好沿途各处税监,满足他们的吃拿卡要,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苏厨》 最新章节第五十七章 瓷码,网址:https://wap.bqg999.org/81/81553/5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