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赶赴行朝(2/3)

山环绕,两人翻山越岭,一路经过大罗山,飞云关,玉仓山,于南雁荡山中穿行。

玉仓山,南雁荡山,风景旖旎,旅途倒也不算乏味,两人风餐露宿,睡荒野,睡破庙,睡坟堆,坚苦跋涉培养了人的毅力,旅程让赵铭的性格上也沉稳了许多。

崎岖的山路,让赵铭这样体格健壮的人,都感到有些辛苦,但是一路上,两人却遇见了不少行人,俱都跋涉向西。

他们有的孤身一人,有的结伴而行,有的则举家迁移,他们跋涉辛苦,身形狼狈,士子儒生的道袍方巾,失去本来颜色,原本白皙的书生面孔,被太阳晒得黝黑,一个个头乱蓬蓬油腻腻,衣破鞋烂,但眼中却始终保持着一丝神采。

赵铭与阎应元一路遇上不少人,问之他们前往何处,他们大多会回答一句话,“余等赶赴行朝!”

甲申国变后,北京陷落,消息传来南方,不少士人痛哭流涕,纷纷收拾行装北上,赶赴南京,准备为朝廷效力。

陈邦彦、陈子壮、李云龙、释函可等人纷纷北上,奔赴弘光朝廷,可是不想,弘光朝廷,竟然迅速灭亡。

在天下人茫然之际,唐王朱聿键登基的诏书,由福建向北传播,成为拥明人士的希望,也成为了他们准备拥戴的第二个南明政权。

在唐王登基称帝后,除了江浙一部分士绅尊奉鲁王监国外,其余多半奉福建隆武朝为正朔,将复兴大明的期望,寄托在了隆武皇帝的身上。

一时间,不少听说唐王于福京登基的士人,断然南下,陆续翻山越岭,前往福建,准备为朝廷效命。

赵铭与阎应元在温州买了不少口粮,一路接济着这些奔赴行朝的士人,心中不禁有些感动,想起另一场灾难中,那些从北京、南京、上海,一路步行,跋涉万里,跟着政府推到西南的老师和学生。

从温州到福京看似不远,可一路全是山路,赵铭一行人,已经走了四五天,还没进入福建。

不过因为路上遇见了不少士人,大家一起前行,到也不寂寞,只是本来就走得慢,这些文人士子,还要不时发出感慨,吟诗明志,速度便更慢了一些。

这日清晨,众人起从一处破庙中起来,准备赶路,队伍之中一名叫张穆的书生,站在庙门口,俯视群山,便又感慨起来,“乾坤板荡复何言,此日安危敢自怜。暮色满江红蓼外,秋声孤雁白霜天。身名笑我终何事,肝膈如人未必然。闻道明良方励治,敢私岩壑赋招贤。”

阎应元听了不禁一阵赞叹,“好诗,此去行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扶明》 最新章节第一零七章赶赴行朝,网址:https://wap.bqg999.org/95/95340/10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