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军功授田(修)(2/3)

野战军团总共5个团,第一野战团是主力部队,人数最多,全员披甲。

第二团和第三团则只有一成士兵披甲,这一成士兵主要是负责战斗时站前排的方阵兵,用来抗线用的,军官百分百披甲。

第二团和第三团人数差不多,比第一野战团略少一些。

第四团和第五团则是安国府和史国府的驻守队伍了,别说士兵皮甲,连军官也只有队正级以上才有资格披轻甲。

自费购买的不算!

理所当然的,第四团和第五团的兵力也是最少的,弓弩使用的都是普通军用品,跟原本的县兵弓弩没啥区别。

这两个团的兵力散步在安国府和史国府的各个县镇当中,作为弹压色目人雇佣兵的汉人队伍。

一个团是四个营的编制,一个营是五个队的编制,一个队两个伙,一个伙五个什。

一般而言,府城中最多驻扎一个营的队伍,剩下的都分部在县镇当中。

村级单位只有汉人村才会驻守一个到两个什的兵力,色目人的村落只能靠他们自己防护了……

安国府和史国府的汉人村落极少,在李察崛起之后的一连串战役中,大量汉人青壮战死,有的汉人村落因为人丁凋零,干脆回迁到了县城或城镇当中生活……

汉人村落其实是汉人繁衍过多,才迁移出一部分出去生活。

现在汉人因为战乱变少了,自然大家更愿意回迁到安全的城里居住。

正好补充变少的城市人口。

如此一来,两个步兵团的兵力成为了安国府和史国府的主要防卫力量。

这两个步兵团不负责地方治安和缉捕盗贼,只负责弹压色目人雇佣兵和防备有可能出现的野兽人(人类对残暴兽化人的蔑称)和绿皮潮流。

其实,第一野战军团中真正会被带出去打野战的,只有前三个编号的野战团。

只不过,第四团和第五团也是野战部队的编制,在有必要的时候,也需要跟随李察踏上战场!

整编完第一野战军团后,李察再次面临一个问题——军费大增,财政不堪重负!

整编过程中为了安定军心,李察按照野战军团标准集体发放了一笔安家费,这可是一万多战兵,其中军官的安家费更高!

安国府和史国府经历两次大战后,府库所剩也不多,再加上李察整顿文官体制又花了一大笔钱,唐币现钱差不多已经快入不敷出了……

因为李察需要留出一笔钱用于大军出征,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从小兵到帝王》 最新章节128 军功授田(修),网址:https://wap.bqg999.org/95/95365/12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