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一剑春寒(1/2)
但也有人为林玉清辩护,这人圆脸,矮小的身材,站起来说着:“这事说起来,其实也不怪公子。”>
“当年公子来大郑,一无所有,凭什么打开局面?”>
“别说是权贵,就是普通官员,谁看得起公子?一月郑朝只发16两银子,而国内一分不拨。”>
“16两看似不少,可这是京城,吃食住行都贵,这点银子,冬天都买不起炭,差点冻死!”>
“要不是公子琴棋双绝,获得了贵女的欣赏,渐渐打响了名气,被纳入衙内圈子,凭什么有今天的基业?”>
“这种事,本就是你情我愿,公子也不曾强迫,不是有人将这事给公开,就算偶有人说什么,只要没有证据,也不过是些无伤大雅的风流韵事罢了。”>
偏偏就是有人当众揭穿,让那些人家丢了面子的同时,深恨了林玉清。>
“是啊,做出这事的人,实在是可恶,这人到底是谁?”说到这个,大家都有些尴尬,是呀,要不是林玉清当上了一等鸭,他们凭什么在大郑立足,就靠本事么?>
有本事的人多的是,一个个横尸在街。>
于是话题一转,有人猜测起这敌人来。>
这样狠毒的手段,继续盯着,难保不会再有毒计施展。>
他们本就已经很难过了,再遇打击,怕真的难回林国了。>
二十年来,哪怕林玉清在郑朝一直和气,不与人轻易结怨,但实际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想要经营出还不错的名声,总会踩着一些人上位,这些人里,未必就没有记恨着林玉清。>
在场的十几人,就顺着这个思路,猜测起了幕后黑手。>
有的说,是不是之前曾在棋圣比赛上输给公子的几人。>
又有人说,是不是情敌?毕竟林玉清可是有着不少爱慕者,这些千金闺秀也难免有着相关的人,他们看不惯公子,也是有可能。>
但个个猜了个遍,无人猜到苏子籍的头上。>
林玉清手里捏着纸条,心里几乎滴血,不是这纸条提醒,他怕是也想不到苏子籍。>
毕竟此人就算在最近崭露头角,可扔到整个京城里,实在是算不上有分量,充其量不过是个连政治大门都不曾跨入的新手罢了。>
但偏偏,自己这个跟头,很可能就是这人绊了。>
有些事,就怕有人提醒,无人提醒是怎么都想不到,可一旦有人提醒,种种违和感就一下有了解释。>
“难怪苏子籍对我的人打伤客卿一事并不介意,甚至提都不提,原来是早就酝酿着这样报复。”>
“可叹我虚长十几岁,竟被一个十几岁少年耍得团团转,何其可笑。”>
至于纸条上的话是不是真的,虽有怀疑,但一想苏子籍没有回来,自己没事,一来自己就有事,这嫌疑的确很大。>
林玉清闭上眼,将喉咙处腥甜狠狠压了回去,说:“诸位,立刻抛售明里的产业,然后,我们准备撤退。”>
这话一出,立刻惊住了在场的众人。>
一人急急说:“公子,一定要如此?”>
这些产业,可是经营了近二十年啊,就算他们一直觉得,事态已严重到可能影响回国,可此刻真要全部放弃,还是十分不舍。>
也有人指出最大的问题:“公子,您想要回国,可郑朝皇帝还没有许我们离开,就这么抛售产业,万一现在不能走,岂不是……”>
愚蠢!>
林玉清猛地睁开眼睛,看向说话人,又扫视了一圈。>
这些人中,有一些是有才被自己笼络,也有一些是林国不放心自己的父王派来协助自己,或者说,是监视自己。>
在他看来,很多都是蠢货,平时可以委派一些事,但关键时只会拖后腿。>
不是这次的事,出在自己身上,他实在是难辞其咎,没办法去呵斥,此刻怕已忍不住了。>
但正因出在自己身上,他不得不努力压下心中的各种激烈情绪:“听着,是明里的产业。”>
“明里的产业不切断,等着人寻藤摸瓜,把我们暗里的势力都一网打尽么?”>
“既然明里产业无论怎么样都会损失,不卖也会被抄,那何不廉价卖掉,并且切断与暗里联系?”>
“我们二十年经营,非同小可,只要切断了联系,至少还能保留一半在大郑,这就可徐徐修复。”>
这话一说,在场的人都面面相觑,实在在理。>
“至于皇帝,不必等允许了,我们要果断撤退,要不,我们就走不了,给你们五天时间准备,五天后,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立刻撤离!”>
说完,林玉清就挥手,示意散会。>
等只剩下几个自己人,林玉清揉了揉眉心,对文士冷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