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收获》杂志(2/3)
火车站外等候多时的妇女一拥而上,对出站旅客说着几十年没变过的话。住旅馆不住?单间独卫有热水。小妹漂亮。住旅馆不住?她们用围巾包住脑袋,语速又急又快,神色也是焦急的,嗓门和风沙一样粗粝,被土灌了半辈子的圆脸显出一种本地特有的干枯来。……”
就是这短短的一段,让本来靠着椅背的编辑小潘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这写得不赖啊。看看作者……昭昭?倒是没什么印象啊……”编辑小潘自言自语道,继续往下面看了下去。
“……大家争吵后又恢复了沉默,只有因靶向药反应剧烈而鼻息肉肥大的姑姑的吸气声一次比一次沉重。
我就坐在那,感受着从未有过的,所谓的死一样的沉默,依旧恍惚着。我想到昨天交上去的公文领导还没审完。想到刚才在火车上对面坐着的一对手挽着手的中学生情侣。想到小时候爷爷做了一个简易的网,带着我去公园捕蜻蜓。
有护士进去了,不一会便出来。透过口罩,我依稀听见了她在说节哀。
身边的家人都在哭,姑姑瘫坐在地上,父亲和大爷的背愈发驼了,母亲掺着我的手,在我耳边说着些什么。我知道我也应该哭,应该悲痛,但是眼泪迟迟都落不下来,就像迟迟未来到的春……”
编辑小潘看着看着,忍不住跟随着剧情的发展锁紧了眉头。十几万字不算长,小潘看东西的速度又练出来了,看的飞快,不过一个来小时就读完了全篇。看着最后的那个(完),小潘心里头像压了块石头似的,沉重得喘不过气。
可这也恰恰正能够说明了这篇文章的感染力。
作为一个工作量巨大,任务繁忙的编辑,按照往日的流程他应该是看完开头和结尾后,大致浏览一遍中间的部分,觉得没问题的话就单独拎出来,和其他一些待定的作品放在一起算是通过了初筛,可是之后还要再经历第二轮、第三轮的筛选,层层挑选之后才确定最重要选用的稿件。
而这篇《孝子贤孙》,小潘在看完之后单独挑了出来,放在了一边。
他认为,这篇文章不仅仅能够登刊发表,而且这种独特的叙述方式和结构一定会在文艺评论界引起一股复古的新风。
小潘拿着装订好的手稿,看见在最后一页有写作者的一些个人信息,只不过比较潦草,只写了作者的姓名、座机号码和地址。iquai.o
小潘看着那个写着省一中收发室的地址,心里琢磨着作者非常可能是个语文老师,他走到座机旁,拨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重生千禧,团宠小学霸的名师系统》 最新章节第232章《收获》杂志,网址:https://wap.bqg999.org/271/271143/232_2.html